• 开通会员
  • 客服热线:010-68942796
  • 服务中心
政策法规

2023年第5期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政策月报

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专业委员会 2023-05-24

国家政策

1、《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2023年4月23日,国家标准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一部门联合发布《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明确:

加快完善轨道交通领域储能式电车、能量储存系统、动力电池系统、电能测量等技术标准。完善道路车辆能源消耗量限值及标识、能耗计算试验及评价方法相关标准。加快完善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充换电系统、动力电池系统相关安全要求、性能要求、测试方法、远程服务管理、安全技术检验等标准。加快研究制订机动车下一阶段排放标准,推进机动车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重点制修订循环经济管理、绩效评价等标准。推动制修订清洁生产评价通则标准,稀土、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标准以及磷石膏、赤泥、熔炼废渣等大宗固废综合利用标准。制修订废金属、废旧纺织品、废塑料、废动力电池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标准。

 

地方政策

 

1、河北《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7年)》

2023年4月10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明确了重点培育的产业集群。

承德钒钛产业集群。以承德市双滦区、营子区、兴隆县为核心承载区,聚焦钒钛延伸加工、钒钛基材装备制造等领域,突破高纯氧化钒、全钒液流储能电池、航空级片钒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延伸“钒钛冶炼提取+精深加工+高端中间合金、钒液流电池、航空航天级钒钛、高端含钒特钢材料、纳米级钛白粉等系列制品”产业链,创建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钒钛新材料和高端钒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沧州新材料产业集群。以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区、任丘市等为核心承载区,聚焦高端合成材料、新型功能性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等领域,重点发展高端改性塑料、高分子复合材料、新一代生物材料、高效低成本锂电池隔膜等功能性膜材料,推动产业向高端化和规模化发展,打造绿色、安全、先进的新材料产业集群。

 

2、河南《河南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

2023年4月17日,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8部门联合发布《河南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

加快新型储能在电源侧、电网侧与用户侧多场景应用。明确新型储能独立市场地位和价格形成机制,推动储能参与辅助服务,合理补偿调峰服务方收益,发挥储能调峰调频、应急备用、容量支撑等多元功能。创新储能发展商业模式,鼓励探索建设区域性共享储能电站,开展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示范,支持利用油气矿井、岩穴、退出煤矿场区等因地制宜建设压缩空气储能项目。

 

3、安徽《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开展2023年废铅蓄电池收集试点工作的通知》

2023年4月18日,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开展2023年废铅蓄电池收集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

因地制宜统筹布局。各市生态环境局应结合本地实际,将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贮存纳入小微企业危险废物收集试点,统筹考虑行政区域内废铅蓄电池产生情况及现有收集能力,合理确定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贮存单位的数量和布局,避免能力过剩。

强化日常监管。各市生态环境局要依法加强对从事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贮存的经营单位及其网点的全过程监管,要联合交通运输等部门严厉打击非法收集、拆解废铅蓄电池的违法行为,依法查处不按规定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非法处置废酸液、废铅蓄电池运输违法违规行为以及非法接收“倒酸”电池、再生粗铅、铅膏铅板等违法行为。

 

4、连云港《连云港市支持装备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征求意见稿)

2023年4月18日,江苏连云港印发《连云港市支持装备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征求意见稿),文件提出:

支持新能源电池发展。支持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结构件等原材料及动力电池、储能电池、3C电池制造等重大项目落地。对固定投资在10亿元(含)以上且按照合同约定实现投产达效的项目,给予设备投资部分最高10%的资金奖励,单个企业一次性奖励不超过500万元。

 

5、玉溪《玉溪市产业强市三年行动(2022―2024年)》

2023年4月19日,云南省玉溪市发布《玉溪市产业强市三年行动(2022―2024年)》(以下简称《三年行动》),《三年行动》提出:

到2024年,做大新能源电池材料,做精贵金属新材料,实现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总产值590亿元、增加值150亿元。其中重点发展壮大新能源电池材料。全面推进锂、镍资源开发利用,加快建设新能源锂电池产业园,培育以“三元前驱体―三元正极材料―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梯次综合利用”和“磷酸铁―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储能或动力电池―梯次综合利用”为代表的锂电池全产业链条。积极引入动力电池、储能电池领域龙头企业,同步提升正极材料、电解液、负极材料、隔膜、铜箔、铝箔等锂电池主要原材料的配套能力。

 

6、广东《关于征集新型储能技术攻关需求建议的通知》

2023年4月20日,广东科技厅发布《关于征集新型储能技术攻关需求建议的通知》,征集内容必须满足四个要求:有产业化价值、有广东省基础、有技术先进性和有独特创新性。

征集包括锂离子电池技术、钠离子电池技术、能源电子技术、全过程安全技术、智慧调控技术、氢储能技术、储能前瞻技术和支撑保障技术等8个方向的技术攻关建议。

 

7、云南《云南省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

2023年4月25日,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六部门关于印发《云南省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明确:

大力发展“互联网+回收”模式,实现网上预约、上门回收。健全乡村回收网络体系,积极推进供销系统开展农村废旧物资回收。以废旧家电、消费电子产品、家具等耐用消费品回收为重点,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引导建立“逆向物流”回收体系。加强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报废机动车、报废船舶、废铅蓄电池等拆解利用企业规范管理和环境监管,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8、广西《广西新型储能发展规划(2023—2030年)》

2023年5月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广西新型储能发展规划(2023—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

开展多元技术路线试点示范。持续推进技术成熟、低成本锂离子电池技术商业化应用。在具备条件地区,加快开展全钒液流电池等容量型储能技术试点示范。重点开展钠离子电池、固态锂离子电池等高能量密度储能技术试点示范应用。推动飞轮储能、超导储能、超级电容储能等功率型储能技术示范应用。加快可再生能源富余电力制(储)氢技术研究和示范应用,探索储热、储冷、制氨等多种形式和更长时间周期储能技术应用。以需求为导向,推动多种储能技术联合应用,探索多技术路线复合型储能试点示范。

 

9、重庆《渝西地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倍增行动计划(2023—2027年)》

2023年5月9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渝西地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倍增行动计划(2023—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明确发展方向。

新能源系统。包含动力电池、电驱、热管理、电转向、电制动等5个总成(主要涉及23种部件)。动力电池方面,重点发展电池管理系统(BMS)、电芯、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电池箱体等。电驱方面,重点发展电机、电机控制器(MCU)、减速器、直流变换器(DCDC)、交流变换器(DCAC)、车载充电机(OBC)、电源分配单元(PDU)等。

 

10、呼和浩特《呼和浩特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

2023年5月10日,呼和浩特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呼和浩特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明确:

建立健全新能源汽车常态化安全监管机制。严格实施新能源汽车缺陷产品召回管理,加强对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等关键零部件以及充电设备等产品的质量监督管理,推进现有电池及其原材料企业通过延伸产业链尽快布局动力电池及储能产业。加强新能源汽车报废回收管理,督促指导新能源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做好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工作。

 

11、赤峰《赤峰高新区冲刺2000亿园区五年行动方案(2023-2027年)》

2023年5月15日,赤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赤峰高新区冲刺2000亿园区五年行动方案(2023-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明确:

构建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加快推动中商国诚三元前驱体锂电池正极材料项目、恒丰国能水平双极性固态层叠铅碳电池项目开工建设,紧密对接宁德时代50GWh锂电池项目、青岛中科华联湿法锂离子电池隔膜项目、江苏鑫闽通年产4万吨新能源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山东滨化集团人造石墨负极材料项目、山东丰源年产60万吨锻后焦及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推进新能源电池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行业视点

 

1、欧阳明高院士:大容量电池中磷酸铁锂电池的燃爆指数是三元电池的两倍

2023年5月16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在第四届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CIBF2023深圳)国际交流会上做主旨发言。

欧明明高院士讲到,我们发现传统电池发生热失控一般认为是内部短路导致的,但事实上我们在高镍三元电池上发现,发生热失控并不是内部短路导致的。我们发现是由于正极相变产氧,氧气串到负极剧烈氧化还原环境形成热失控。我们第一次在《焦耳》上发表文章,就解释了这么一个机理。在此基础上,我们5年来以811电池为代表的高镍电池全过程机理做了展示,对一个电池来讲,热失控自起始温度T1到触发温度T2,到最高温度T3。我们发现首先T1是由于负极跟电解液反应生成还原性气体,还原性气体从负极窜到正极,攻击正极的晶格引发相变然后产氧,氧跟电解液里面的EC反应,所以引起温度上升,形成T2。T2过程中,中间有一部分是在正极跟电解液反应,还有很大一部分就到了负极,窜到负极之后形成串扰反应,正负级剧烈反应,形成T3。就是这么一个完整的过程。

欧阳明高院士还介绍到,一般认为磷酸铁锂电池是比较安全的,本质上对于小的磷酸铁锂电池的确是这样。但是大的容量像320安时的电池,它的内部温度可以超过800度,这就超过了磷酸铁锂正极分解的温度。在一般情况下正极磷酸铁锂对小安时容量是不分解的,所以热失控不剧烈,但是大安时是可以的,而且它可以产生大量可燃的电解液的蒸汽。

对于小尺寸的电池,的确它的温度是不高的,因为中间有一个链式反应,它有一个隔断,正极是不在这个范围的,我们的正极材料基本上到500度以上才可能出现分解。但是对一个大安时电池就可能突破,跨越这个隔板,引起正极材料的分解,这就有可能到达700—900度,这是很重要的,我们现在的储能电池基本上都是300安时以上,还是很危险的。

磷酸铁锂产生的氢气会慢慢增加,随着SOC的增加,氢气到50%以上,这也是非常危险的。另外我们比较一下两种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电池的燃爆风险,磷酸铁锂电池的燃爆指数是三元电池的两倍,这跟大家的认知不太一样,三元电池是自己容易热失控,自己把自己点着,磷酸铁锂电池自己点不着,但是它的气体爆炸的风险比三元电池要高,一旦在外面遇到火花它是更危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