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产业投资呈现两极分化,未来市场竞争激烈充满变数
2020年以来,汽车动力电池领域项目投资呈现“冰火两重天”:一方面是不断有项目延期、停滞或出让的消息传出,另一方面是头部企业加速扩产,着手海外布局。
根据上市公司公告及公开报道,2020年以来,在统计的103个汽车动力电池投资扩产项目里,97个项目公布的投资总额逾3737.52亿元。在其中28个锂电池投资项目里,26个项目公布的投资总额逾1820.23亿元。
(图:比亚迪最大动力电池工厂投产)
据了解,与上一轮汽车动力电池投资扩产热潮不同的是,本轮动力电池投资扩产竞赛,新的参与者大幅减少,产业链上的一、二线企业逐渐成为扩产投资的主角。
-扩大规模以满足需求增长-
新能源汽车行业独立研究者曹广平分析认为,新一轮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投资“冰火两重天”,有历史、现实和未来预期的原因。在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历程中,部分动力电池企业顺应政策要求和技术发展趋势,采取稳健的战略,运营得当,已经在资金筹集、技术开发、产品质量控制、市场把控和销售渠道开拓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实力。
从行业预期来说,随着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被取消,更多国外新能源汽车产品在中国落地投产,动力电池的市场需求势必增加。头部企业凭借综合实力扩产,形成了较大的投资热潮,排名居中的动力电池企业也积极地跟风投资,数量居多的尾部企业受多种因素制约没有实现进入行业前列,经营状况吃紧。于是,动力电池行业整体出现两极分化,表现在扩产投资上也就更加明显。
动力电池行业专家焦俊认为,导致行业内两极分化趋势的主要原因是整车企业对动力电池产品要求非常高,大型供应商的风险承受能力较强;只有技术实力强、规模体量大、资金雄厚、产品过硬的动力电池企业,才有可能进入新能源汽车企业配套供应体系;头部动力电池企业还在拼命扩张,也是为了更好地满足整车企业的要求。
-重规模也要重研发-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首席动力电池专家王芳认为,目前出现出现的趋势,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经过近10年。动力电池行业逐步稳步发展阶段,逐渐形成了“头雁引领、行业共进”的良好局面。
(图: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首席动力电池专家 王芳)
当前,新一轮动力电池投资扩产,集中在优势企业加码投资,一方面说明市场需求在增长,另一方面也预示着企业之间的差距逐步拉大,行业资源向优势企业积聚,优质产能不断增加,有助于动力电池行业重视研发、重视品质、生产更加优质的产品。
国家电动乘用车技术创新联盟技术委员会主任王秉刚刚判断,未来动力电池的市场需求量将会成倍增长;对产业发展和自身经营有信心的企业,面对这样的趋势,必然会加大投资;但增加产能只是一方面,企业还要迅速提升研发实力、不断改进产品质量,为此增加投资也很重要。
(图:国家电动乘用车技术创新联盟技术委员会主任 王秉刚)
-竞争格局仍有很多变数-
2021年,头部动力电池企业扩产没有停顿。根据公开信息粗略统计发现,2021年前两个月,统计在内的动力电池企业公布的投资总额达796.37亿元,宁德时代、中航锂电、蜂巢能源、亿纬锂能、欣旺达等动力电池企业纷纷加码投资,其中更有百亿元级投资项目频现。
随着“缺芯”风波愈演愈烈,汽车企业对零部件断供的警惕性日益增强。这一趋势在近几个月凸显,一些整车企业或是投资相关企业,或干脆直接参与电池生产。现在,新能源汽车销量还不足燃油汽车的5%,而传统燃油汽车企业也才刚刚开始发力。新能源汽车市场未来增长空间巨大,远没有到充分竞争的阶段,新兴动力电池企业会涌现出来。